罗斯福的老同学威廉.约瑟夫.多诺万上校在7月上旬又来到了战时🜨🄩的伦敦。在整个欧洲看来都要臣服在德意志帝国脚下的时候,只有伦敦和英国其他地方🁋的岛民没有半点想要屈服的意思。
不过再临英伦的多诺万上校却感到非常惊🃯🛔🜊讶,他并不是因为伦敦紧张的战时氛围而惊讶,而是因为伦敦的太平无事而惊讶。和5月份法🄪国将要☥沦陷时候的伦敦相比,这座城市中弥漫的火药味不是更加浓烈而是几乎消散不见了。
唐宁街10号外面没有了拴着防空气球的卡车,附近广场上的高🖏👦射炮也被挪走了,城市里面也看不到有坠毁的飞机残骸和刚刚挨过炸弹的建筑物,只有一些扫马路的清洁工在卖力清除昨天晚上德国飞机投放下来的传单从5月下旬开始,英德之间的骚扰性轰炸就不再扔真炸弹了,而是改为投放“纸弹”。每天晚上就是几架.88轰炸机从8🆎🎟💖000米的高空突入,丢下几吨没有任何杀伤力的纸弹然后就大摇大摆离去。而英国的威灵顿式轰炸机也同样每晚都去柏林丢传单。
多诺万上校捡起了一张还没有被清理的传单,一边走一边看着。德国人在传单上声称拥有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先进的合成汽油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整个欧洲的燃料需求。同时,德国人还公布了🚦🕥让人看着都心惊胆颤的潜水艇和飞机联🝓📴合破交的战果整个6月他们击沉了88艘英国商船,这还不包括被水雷击沉的数字!
一边是制裁欧盟加封🕣锁德意,一边是潜艇破交封锁英国。难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要靠封锁决出胜负吗?
多诺万上校带着这样的念头走进了唐宁街10号,然后在一个首相办公室秘书的引领下来到了一个房间,墙壁上挂着大幅的舰队位置示意图。在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面上,五颜六色的小图钉稀稀拉拉,但在英伦三岛周围却密密麻麻。另外还有许多图钉连成一条细线标出了横🕪渡大西洋的运输线路。英国首相和两个穿军装的老男人一起站在这幅示意图前。
看到多诺万走进来,丘吉尔就用夹着雪茄烟的手指着地图上的细线说:“上校,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决定世界大战胜负的关键就在这里。万一德国人在他们自己的物资耗尽前切🉂断这里,我们就完了。”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赫斯曼主导🖀🏤的德军战略中没有炸平英伦或者登陆英伦的选项。现在赫斯曼用来对付英国的办法就是一个破交!
在打败法国前,破交的任务主要由潜水艇来执行,而在德军接管🖏👦了布列塔尼半岛上的布雷斯特后,200和115还有福克零式都加入到了破交行动当中。
现在德国人最新的战术是利用大航程的2003侦察海上巡逻机,在布雷斯特西北1000公里🝚🜀外的大西洋上进行侦察。当2003发现了英国船队后,则会用电报呼叫潜水艇和布雷斯特基地的115鱼雷轰炸机和福克零式战斗机担任护航进行攻击。
这样的战术在6月下旬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6月24日这天,一支由48艘商船和1⚡💺🖺2艘驱逐舰组成的护航船队在爱尔兰以西海域遭到德国飞机和潜艇的联合攻击,损失了29艘商船和4艘驱逐舰,另有10艘商船和3艘驱逐舰不同程度受损!
为此英国海军部不得不让护航船队在更北面的航路上行驶,并且算准时间在天黑以后才进入同🂨👘样在115和福克零式作战🛗🜟半径内的苏格兰以西海域。
但是夜间通过那片并不算宽阔的海域又非常🖾容易被水雷是200🖏👦和德国潜水艇布下的炸沉炸伤,损失同样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而海上的巨大损失,也是丘吉尔不顾欧洲中立国全面倒向德国的风险,选择制裁欧盟和禁止战略物资石油、钢铁、粮食、棉花、橡胶、有色金属等输入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丘吉尔的制裁大棒一亮出来,北欧三国中实力最强的瑞典就打了♣退堂鼓,暂时不加入🚛欧洲关税同盟了。因此目前加入欧洲关税同盟的国家就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挪威吉斯林在法兰西战役后成为了挪威首相、丹麦、芬兰、波兰、匈牙利、立陶宛、加利西📵🟑🜠亚乌克兰、斯洛伐克等十二国。
由于英国的制裁和封锁,这十二国现在都没有办法通过海运输入物资了。因此德国就只能承担起他🅓🆌🎌们的战略物资供应🀤⚛💊用在战前存下的战略储备和从苏联、罗马尼亚、土耳其等资源出口国输入的战略资源供应🕟整个欧洲关税同盟。
但是这个时空的德国在战🉈前通过苏德合作和易货贸易积攒了大量的储备,光是石油储备在战争爆发前就高达2000万吨在西线战役中德国还抢到了法国和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石🆗🏮🝞油储备!
另外,现在德国每年还有500万吨的合成燃料和十几万吨页岩油的产量。苏联每个月又向德国提供25万吨石油在巴统事件后苏联减少了石油供应。而🟙🝣且德国还控制了波兰、西乌克兰等地的油田,每年也能得到七八十万吨石油,而罗马尼亚的大油田眼看也要落入德国之手林林总总加起来每🜵🆤👟年也能得到1000万吨以上的各种油料,足够满足德国的战时需求。
因此,德🌦🁒🅑国现在能够依靠释放战略储备维持欧洲关税同🐖盟各国对石油的基本消费。其他需要从欧洲以外输入的资源,🀤⚛💊同样可以靠战略储备维持一段时间。
所♩🖶以丘吉尔的封锁即使能够搞垮德国,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而英国自🔯🄅己却很有可能因为德国的潜艇飞机的破交战术而先一步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