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这群人大惊小怪,因为科学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掌握哪怕一种观测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的有效手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聚变堆中的等离子体,其所蕴含的能量过于庞大。
世界上没有哪种材质能抵挡得了动辄几千万度的“甜甜圈”,所以无法像观测其他流体时那样,直接搞一根探针伸进去。
其二,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等离子体非常暴躁,极其不容易控制。
纵使托卡马克属于磁约束可控聚变路线,可以通过由十几组超导线圈释放出磁场所构成的磁力阱来加以约束,但“甜甜圈”本体仍然非常不稳定,。
哪怕假设现在存在某种天顶星材料,能抵御住这种恶劣到极致的环境还能正常工作。
只要把它做成探针伸进等离子洪流里,其所带来的流体扰动,也有可能导致整个约束体系的崩溃。
试想一下几千万乃至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奔涌向聚变堆第一壁的场景。
画面简直不要太炸裂!
因此,目前的观测手段,全都采用的是效率较低的被动式观测模式。
所谓的被动观测模式,顾名思义,是指个体或系统,在没有直接参与或干预的情况下,对某种现象或事件进行观测。
举个不成熟的例子,一个人蒙着眼走在马路中央,被飞驰而来的泥头车创飞,就算是这人被动地观测到了泥头车的存在。
至于这人转体三周半后以脸抢地的行为虽是出于被迫,但由于他作为一个个体,做出了主动撞击地面的行为,因此这人对于地面的观测,就属于主动观测的范畴了。
同理,无论是超高速摄像机还是光谱分析仪又或者是粒子成像仪,全都遵循着被动观测的原则。
这些观测仪器只能通过被动接收到的信息来分析等离子体的流动,但缺失的信息更多。
这种以点概面的推测,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的要命,得出的结论只能保证在有限范围内相对准确。
可眼下这份数据,虽然还没有全部验算出来,但从已经验算过的部分来看,起码比EAST装置上那几台最新信号的观测仪器采集的数据,可信度要高出整整一个量级来。
李刚教授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