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流逝着,转眼间便已是三月初一,在给事中刘祎之以及礼部各有司衙门紧锣密鼓的忙乎中,“孝敬🙄🇸🝙皇帝”的陵寝已选定了地址,郑、汝、青、徐等十州民壮也已陆续抵达了近三万之众,景山之巅的工地已是全面开了工,或许是因着此番建陵寝有工钱可拿的缘故,工程进展极快,绝少有闻抱怨者,诸般事宜可谓是顺遂得很,与此同时,朝中也是一派的宁静,太子离奇死去的风波似乎就此过去了一般,再无人提起,只是这等宁静显然有些诡异,概因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居然无人提起——立太子!
太子乃储君,社稷之根本,自古以来便是国之头等大事,兴废皆非同小可,但凡涉此,朝堂必👋😌争议不绝,可此番却是怪了,太子都已死去了二十余日,朝中居然无人提起此事,不止朝臣们保持缄默,便是那些外地来奔丧的王爷、刺史们对此也全都不置一词,更奇怪的是无论高宗还是武后对此事居然也是绝口不提,倒是民间各种流言不绝于耳,说啥的都有,尤其是那些来赶考的举子们更是热议连连——没法子,太子不定将下来,这丧事便不算完,恩科也就没法照常进行,这眼瞅着原定的大比日期就要到了,可朝堂里却浑然没半点动静,举子们不急才怪了,可惜皇帝不急,“太监”便是急死也没辙,除了等待之外,谁也没敢在这等微妙时分跳出来找事。
宁静复宁静,这日子看起来似乎能就此宁静到永恒,不过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暴风雨前的宁静从来都是短暂的,随着一代名相阎立本的死,这等宁静终于是被彻底敲成了碎片,倒不是因阎立本位高权重,也不是因其年高德昭,而是因阎立本上了本《临终请命》,还是明章拜发,强烈呼🛀🙖吁册立潞王李贤为太子,如此一来,立储君这么个禁忌话题便就此被撕开了一大道口子,满朝文武再也无法装聋作哑地避而不谈了,一场立储风潮瞬间便席卷了整个朝堂,满城风雨中,卧病在床的高宗不得不下了诏书,令百官明议立储之事。
高宗既已下了旨,那甭管乐意还是不乐意,议上一议,表个态度都是免不了之事了的,然则这态似乎不那么好表,倒不是高宗子息众多之故,实际上,在武后的“英明领导”下,高宗同志的后宫空虚得惊人,居然除了皇后之外,连🗕🛞个妃子都没有,子息自然也就多不到哪去,比起太宗那十几个儿子、三十多位公主的浩大阵容来说,高宗拢共也就只有八子三女,显然是有些寒酸了的,更可怜的是庶长子、前太子李忠以及“孝敬皇帝”那个倒霉蛋都被武后给生切了,剩下的六子中前三个都是庶子,此番一回朝奔丧,就只上了几柱香,便被高宗打发回了任所,毫无疑问,大位自是没那三个庶子的份儿,剩下不过就是李贤兄弟🆗三选一,事情看起来好像是简单了罢,实际上恰恰相反——李旭轮那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屁孩就不说了,哪怕武后一党暗中上窜下跳不已,可着劲地扇着风,朝臣们却是谁也没真当一回事儿,说来说去,也就是李贤、李显二选一罢了,可问题偏偏就出在了这上头。
立储的规矩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外乎立嫡、立长、立贤三条🇮而已,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大多数情况下,立储都是帝王们与朝臣们博弈的结果,哪怕是一向强势的太宗李世民,在立储之事上,也不得不听取朝臣们的意见,放弃了最想立的吴王李恪,最终立了李治这么个软蛋,很显然,因着高宗的一贯孱弱,朝臣们的意见显然是在立储一事上的话事权比起太宗时要大上不老少,面对着拥立之大功,朝臣们早就红了眼,私下里也不知盘算过多少回了,就盼着高宗下那么道立储的旨意了,随着阎立本那绝命书一上,但凡够资格上本章的朝臣们登时全都活络了起来,串联的串联,联署的联署,忙得不可开交,打算拥立李贤的有之,准备保荐李显的也有之——前者主张的自然便是立嫡立长,后者么,却是认定立嫡立贤,两派之间虽都尚不曾正式上本,可♄🅹私下里却🄎☂是争持了好几回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眼瞅着或将决战于朝堂之际,一道本章的横空出世有如惊天霹雳一般打破了双方的平衡——越王李贞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等在洛阳的十三位亲王、郡王联名上了荐本,保举英王李显为太子,此本章一出,朝野为之震动,一时间拥立英王之声甚嚣尘上。
麻烦终🖒💁🎽于还是来了,尽管李显早前便有所预料,可还是被李贞这突如其来的一记重拳打得有些子郁闷,他可不相信李贞此举是真的要保荐自己入东宫,其之所以这么干,完全是为了搅浑水罢了,别有用心是毫无疑问之事,揉碎了来分析📦🝂,便有着四种可能性:
其一,假设李显真想着入住东宫,势必要跟李贤来个你死我活的厮杀,朝局势必就此大乱,若是李显胜出的话,无疑是高宗朝以来最强势的太子,在这等情形之下,高宗为了保证朝局的平衡,势必要引入平衡的势力,路只有两条,一者,继续倚重武后,让武后去跟李显打擂台,这本是当初高宗在李弘与武后之间玩的旧把戏,现实证明行不通,换句话说,李弘冤死之后,高宗已🟕🜽不敢再绝对🐅信任武后了,故此,高宗断然不会选这条路走,如此一来,也就只有引进李贞这么位强援来平衡朝局了,在这等情形下,李贞要想趁势把握大局未必就没有可能。
其二倘若是李贤胜了的话,为保证储君之位稳固,李显势必就得去外地之官,如此一来,在朝中并无太雄厚基础可言的李贤显然不可能制衡得了武后,高宗为了求稳,也还就🖊只有拉住李贞这个选择。
其三,倘若李显与李贤相持不下的话,朝局的动👪荡不休一样📻☘能给李贞带来绝大的好处——太宗早有旨意在前,若有谋东宫者,两弃之!光凭着这一条,李贞便可联合武后,趁着朝局僵持之际发难,将李贤兄弟俩全都赶出朝去,剩下的李旭轮自然也就安安稳稳地进了东宫,当然了,为了保证李旭轮的顺利成长,有着拥立之大功的李贞也就可以趁势留在朝中主持大局,其与武后相互配合之下,不难把持住朝堂,至于后头双方要怎样争斗,那都可以到时再看了的。
至于最后一种可能性么,那便是李显真的无心太子大位,一心一意就是想着辅佐李贤——此种可能性在李贞想来,无疑是最小的,毕竟储君之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些,古今多少皇子,又有几个不想上位的,越是有能力的皇子,就越是想登上帝位,不过么,真要是出现了这等情况,李贞那头一样可以暗中耍上一把,投向武后那一头,从而与李贤兄弟俩形成对抗之势,这等情形下,无论是高宗还是武后想来都是乐见的,总而言🅶🖌之,李贞上了这么个本章之后,便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朝局如何变幻,他都能从中谋得利益,所差的只是利大利小的问题罢了。
事情显然是有些棘手了,说实话,李显还真是🞲没料到李贞会如此狠戾地来上这么一手——在李显原本的预想中,李贞出手是肯定之事,不过么,那应该是在朝议开始之后,方才露出狰狞,但却万万没想到李贞居然会掐在朝议之前来上这么记狠的,愣是令李显很有种被♘🈫🁓人偷冷子暗算了一记的恼火,只是恼火归恼火,应对还是得谨慎而为之的,李显丝毫都不敢大意了去。
本来么,朝中有了武后这么个狠毒的家伙在,就已经令李显不敢不小心应付了的,若是再多上李贞这么个老谋深算的家伙,那乐子着实小不到哪去,李显不相信就李贤那点本事能应付得了这两只老狐狸的夹攻,一个不小心之下,不单李贤自己要倒霉,只怕李显也得跟着吃挂落,换而言之,那便是若无法将李贞挤出朝堂的话,李显就得考虑是否要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借助着这股拥立潮流顺势一举登顶,只是如此一来,他李显便得由🕦暗转明,与武后、李贞之间的搏杀将会是惨烈之局,弄不好整个社稷都得就此陷入风崩离析之状况,而这又是李显百般不愿见到的🙽🏹局面。
麻烦不仅是来了,而且还大了,饶是李显智算过人,面对着这从政以来所遇到的最复杂之局面,一时间也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之感,尽管他很清楚最佳的结果便是既能将李贤拱进东宫,又能将李贞排挤出朝堂,问题是该从何着手做起,却令李显颇犯踌躇的,只是时间不等人,是该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