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要影响政界或者商界,最常见的是做顾问。
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事事皆学问了。
做机器的都知道要专家学者来参与,做医药的自然也不例外。
不管是政界还是商界的决策者,免不了都要在专业方面受到学界的影响。而越是复杂专业的领域,这种影响的作用就越强。
gp委员会是杨锐非常熟悉的机构。因为他当年做研究生的时候,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陪着导师,为药厂获得gp认证而努力。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有资格进入gp委员会工作。
比起国外的诺贝尔奖或者诺贝尔奖提名,杨锐更熟悉gp和gp委员会的权力和范围。
在中国刚刚开始gp认证的几年里,全中国有4000多家药厂,而在中国全面实行了gp认真以后,剩下了多少家呢?1000家。
有3000家药厂,没有通过gp的认真,死掉了。
当然,其中的大部分是被兼并或者合并了,但在这个过程中,gp委员会的力量,却是显露无疑。
可以说,成为gp委员会的委员,就等于是中国制定药品规则的人了。
虽然实际执行人,并不是gp委员会,而是食药监名下的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但从杨锐的角度来看,他才懒得去管这些具体而微的庶务呢。
比较来说,gp委员会,等于是在制定中国药厂生产药品的交通规则,而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就是交警大队的存在了。
有生之年,能参与制定一部药品“交通”法,杨锐觉得,这也是一件很带感的事。至于交警大队如何执行,有没有猫腻和灰色收入,杨锐才不在乎。
虽然他要是真的想靠这个赚钱,制定法规的时候也有无数的机会,但就杨锐来说,他更在乎的还是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到政务中去,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政务。
学术做的高端了,终究免不了参与政治。
人体基因组计划免不了涉及政治,gp委员会也不会缺少政治的存在。
杨锐对此也并不反感,学者毕竟比官员有更多的转圜余地,做的好坏不一定,选择的空间肯定是很大的。
“我有资格进gp委员会吗?”杨锐必须得担心一下这个问题,在他的印象里,能进这个委员会的,多是资历颇深的专家,偶尔有个四五十岁的,就算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