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
李世民召开了一次小范围内的朝会。
所与会的都是大唐的核心权力层,也可说是李世民的智囊团。
他们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李承乾和李治谁更应该做太子。
“纵然晋王才华横溢,可他始终年纪尚轻,还有诸多不安的因素,诸如权臣当道等等。”
“太子资质平庸,但做事勤恳并无过错,贸然更换储君只会令大唐陷入危险之中。”
魏征作为大唐的谏臣,这次站在了李承乾一面。
不是他不喜欢李治,而是他觉得,道义和正统更为重要。
所谓的传承法统,就是有长不能立幼,废长立幼的结果就会带来国之动乱。
李世民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下面的臣僚自己来讨论。
房玄龄道:“太子平庸,将来大唐江山是否能守得稳固,还是个问题。”
“以晋王在北方疆场上的造诣,恐怕是无人能及,将来若是太子继承……咳咳,难道晋王就不会作乱了?”
房玄龄隐约的意思也不是在支持李治。
而是觉得,既然李治这么强,不单纯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军事上也是那么出类拔萃,如何保证在李承乾当皇帝之后,李治不会造反呢?
就算李治不造反,李承乾会安心让这样一个能力突出的弟弟在朝中拥兵自重?
肯定还是会造成内乱。
长孙无忌作为如今的中书令,众人也在等他的意见。
半天之后,长孙无忌才叹道:“既然皇上已经定下了比试之期,为何不等期限结束之后,再行探讨呢?”
“若太子在三个月中,表现实在差强人意的话,让晋王当太子,又有何妨?”